美国"汇款税"正式落地:2026年起征收1%联邦消费税,跨境汇款成本全面上涨
最近更新:2025年8月8日
美国在2025年7月4日独立日通过的综合税收与预算法("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",简称 OBBBA)正式将"汇款税"写进联邦税法。自2026年1月1日起,特定跨境汇款(remittance transfers)将按1%税率征收联邦消费税,由提供汇款服务的机构代征代缴。这是美国首次在联邦层面针对个人对外汇款设立专门税目,意味着传统"现金到现金"的境外汇款场景很可能面临成本与合规的双重重塑。
法案要点与时间线
- 已成法律:H.R.1 于2025年7月4日签署成法,编为公法第119-21号。该法第70604节将《国内税收法典》(IRC)新增**§4475**,对"汇款"征收**1%**消费税。适用范围自2026年1月1日之后的转账开始。
- 征收与责任:税负名义上由汇款人(sender)承担,但汇款服务提供者(provider)必须在交易时代收并按季缴纳;若未收取,提供者负有补缴的次要责任。
- 政策演变:最初版本设想税率5%,随后降至3.5%,最终在参议院谈判中定格为1%,并缩小适用范围。
适用范围:并非所有"电汇"都纳税
新税仅对以现金、汇票(money order)、银行本票(cashier's check)或其他类似"实物票据"资助的跨境汇款征税;以下两类不征税:
- 资金从受《银行保密法》(BSA)监管的金融机构账户扣划;
- 使用在美国发行的借记卡或信用卡资助的转账。
法律引用了《电子资金转账法》(EFTA)的现有定义:所谓"汇款",是消费者为个人/家庭用途发起、由汇款服务提供者向境外指定收款人发送的电子资金转账。
行业影响:现金窗口受压,渠道"洗牌"在即
多家律所的合规评估指出,代征代缴与次要责任将把合规压力直接传导至银行以外的汇款公司、便利店代理点与金融科技平台。由于银行账户扣款与美卡资助获豁免,现金入金的传统汇款窗口预计最受冲击。
业内人士预期,这种结构性激励可能导致:
- 银行与数字钱包业务增加;
- 现金密集型社区面临更高成本与可达性问题;
- **非正规渠道(informal channels)**吸引力上升。
一个关键技术点是法条提到的"cash"边界。业内观点认为"cash"应理解为法定纸币/硬币,但是否包含加密资产或某些预付类工具仍待财政部/国税局澄清。
对于需要进行跨境汇款的用户来说,选择合适的汇款服务商变得更加重要。我们建议用户优先考虑支持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付款的平台,如Wise、Remitly等知名服务商。
与州级做法的对照:俄克拉何马州的"线下汇款费"
俄克拉何马州对线下汇款征收**$5+超$500部分1%的费用,并要求汇款机构按季上缴;州法同时设立个人所得税抵免**。
与之相比,联邦§4475不提供个人层面的统一税收抵免,也未区分公民/非公民身份。
市场背景:对墨西哥与中美洲的潜在外溢
2024年,向中低收入国家的正式汇款估计达6,560亿—6,850亿美元,墨西哥单年汇款创历史新高,其中约97%来自美国(世界银行数据)。
2025年4月对墨西哥汇款同比下滑12.1%,为十余年来最大跌幅(路透)。
争议与挑战
- 合宪边界:需避免对州际/国际交易构成歧视或过度负担(休眠商务条款)。
- 消费者保护:EFTA/Reg E 对汇款披露、错误处理、取消与退款等有细致规定。
用户应对建议
面对即将到来的汇款税,我们建议用户:
对于从美国向中国汇款的用户,可以参考我们的美元转人民币汇款指南,选择最优的汇款方案。热门的汇款服务商还包括Western Union和Panda Remit等。
待办清单
- 财政部/IRS发布实施细则。
- 系统与流程改造。
- 披露与培训。
延伸阅读:从"高税率版"到"1%落地"
2017年的《边境墙资金法案》提议对特定国家的汇款征收2%费;2023-24年的REMIT Act浮现**15%**设想,但均未成法。
结语
新的1%联邦汇款税更像一次**"渠道与合规再分配":现金端口将承受更高摩擦,而账户/银行卡资助因豁免而获益。真正的难题在细则层面**:什么算"现金"?边缘工具如何定性?加之代征责任与反导管规则同步上阵,合规与定价的微调将成为 2025 年下半年汇款业务的主旋律。
对于汇款用户而言,这意味着需要重新评估和选择汇款渠道。用户应提前做好准备,通过换汇网选择合适的汇款服务商以应对这一重大变化。